怀着对临床营养护理的浓厚兴趣与提升专业能力的迫切渴望,我有幸获得了中华护理学会营养支持专科护士的学习机会。包括4周的线上学习和8周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实践。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系统升级,更是一场对营养护理价值与自身职业使命的深度唤醒,其收获远超预期,深刻重塑了我的专业认知与实践能力。
159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包括了从护理管理、护理研究到营养学基础、营养筛查与评定、营养干预与监测以及疾病与营养等系统知识,通过这次进修,将我学习之前的碎片化营养知识过渡到系统化的跃迁。课程设计极具前瞻性,紧密融合临床医学、营养学、循证护理、甚至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
讲师们清晰阐释了“精准营养”与“多学科-全程化营养支持管理模式”的理念,彻底改变了我过往对营养支持仅是“辅助手段”的片面理解,极大提升了我的临床决策思维,让我学会了在复杂病例中综合考量,制定更科学、个体化的营养支持路径。
在郑大一附院,我轮转了营养科、重症医学科、胃肠外科、肿瘤科等重点科室。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运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结合膳食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及功能状态评估,为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闭综合征合并神经性厌食患儿提供了个体化的营养支持专科护理。我重点学习了运用NRS-2002、MUST、SGA、PG-SGA等营养筛查工具,开展全面营养风险筛查、肠内外营养制剂的选择与配置、肠外营养通路的建立与维护等内容,在学习训练中,逐渐掌握了营养泵的使用、鼻空肠管的置入与并发症预防、人体成分分析仪等先进设备的使用等技能。每一项技能的标准化训练,都显著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与安全操作意识。
此次进修,让我彻底摒弃了营养支持仅是“后勤保障”的陈旧观念。大量循证证据和临床案例证明,及时、合理、有效的营养干预能显著降低感染率、加速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疾病预后。此次进修,也让我确信,营养支持专科护士是守护患者生命线的重要力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具备独立筛查与评估、科学干预并有效执行营养方案的能力,真正成为患者营养健康的守护者。
营养支持是一个标准化的诊疗护理流程,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结合全球营养不良倡议(GLIM)标准、握力监测、肌肉测量、人体成分分析仪、代谢车等建立多模态营养评估体系,对患者进行全面营养评估。由临床医师、营养师、运动治疗师、营养专科护士等组成多学科营养支持团队(NST),实现多学科协作。要加强营养方面的宣传教育,多拍摄并制作一些营养饮食宣教科普短视频,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升营养健康教育质量。
使命在肩,笃行致远,中华护理学会营养专科护士的学习,赋予了我坚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实践技能、开阔的多学科视野,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营养干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我的专业价值观,让我深刻理解了营养护理在疾病防治与健康促进中的地位。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与责任回归临床,致力于提升护理团队的整体营养照护水平,积极参与专业规范的推广与实践,并努力在营养护理领域继续探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每一位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