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动态

【进修路上的三院人】赵娇娇 樊佳鑫|在学习的路上,我们不负春光

发布日期:2025/4/25    点击:65 次

赵娇娇

在郑大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已进修一个月,进修的这段日子,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段极其宝贵且充实的时光。

科室带教老师向我详细介绍了郑大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急诊中心的布局及分区急诊中心按照国际急诊理念进行优化分区,将所有科室聚集在同一建筑内,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救援设备齐全,俨然是一个小型医院。人员构建为小组制每组有医生、护士、医助、陪检、调度、司机、搬运工组成,多重岗位为患者保驾护航护理每组有6个人,两两结合,分别在输液区、分诊台、抢救区,各司其职。

 

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复苏患者)按响专用警铃,各区留一人,其余人配合复苏抢救。自动分诊功能采用自主研发的急诊信息系统,(麦迪科技)可按照国际急诊医学“三区(红区、黄区、绿区)四级(濒危、危重、急性、一般)”的分诊标准,自动对患者进行分诊。急诊抢救区设置了18个独立抢救单元,(两个复苏单元)能够同时对36名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可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刚踏入郑大一附院急诊科,紧张忙碌的氛围便扑面而来。这里患者流量大、病情复杂多样,每天都像是在与时间赛跑。分诊台永远人来人往,救护车的鸣笛声此起彼伏,医护人员脚步匆匆却有条不紊,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深刻感受到急诊科作为医院“生命通道”的重要性。从患者被送至急诊的那一刻起,多岗位协作即刻启动预检分诊护士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将患者准确分流至相应区域抢救室里,医生主导抢救方案的制定,护士则迅速执行各项医嘱,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检验、影像等辅助科室,也随时待命,以最快速度为诊断提供依据。

 

    在专业技能上,我学会了血气分析、全自动干式免疫分析仪的操作,掌握了接诊急救患者的的流程:过床、检查管路、心电监护、快速建立静脉管路、抽动脉血、做心电图、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治疗。

除了专业技能,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也深深感染着我。科室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分享国内外最新的急救理念和研究成果。在病例讨论中,医生、护士们会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分析病例,探讨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这不仅让我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热情。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况。

郑大一附院急诊科医护团队的职业素养也让我深受触动他们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充满耐心和爱心,无论患者病情多么严重、态度多么焦躁,都始终保持微笑和关怀。在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时,他们从不抱怨,而是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努力奋斗。这种敬业精神和团队凝聚力,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担当。


樊佳鑫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持续学习与知识更新对护理工作者至关重要。很荣幸能获得这次支气管镜进修机会,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的这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学习与实践,收获了专业技能与护理理念的全方位成长,同时也在挑战中实现自我突破。

 在进修中,我系统学习了支气管镜的操作原理、构造特点以及各类型号的适用场景。从基础的设备消毒、维护,到协助医生完成镜下诊疗,每一步都经过了反复练习。通过大量观摩手术和亲自参与护理配合,我掌握了精准的术前准备技巧,包括患者体位摆放、器械调试、药品准备等。对于支气管的解剖结构,从宏观的气管分支到微观的黏膜组织,都有了认识,这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进修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诸多挑战。面对患者的紧张与恐惧情绪,如何有效沟通并安抚他们是首要难题。部分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存在误解,担心检查痛苦或有危险,为此,老师们会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检查的必要性、过程的安全性,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操作中的复杂情况也考验着我的应变能力,例如,在遇到气道狭窄、出血等突发状况时,在老师的指导下,也逐渐学会了冷静应对,掌握了紧急处理方法,如通过调整镜身位置、使用止血药物等措施。

通过这次进修,我的沟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能够更有针对性和耐心地与患者交流,获得他们的信任与配合。在面对复杂病情和突发状况时,心理素质也显著增强,不再慌乱,能够沉稳应对。

在专业技能精进的同时,我深刻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我还领悟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支气管镜诊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等,每一个成员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信任、信息共享,才能确保每一次诊疗过程安全、高效。这种团队精神将激励我回到原单位后,积极与同事协作,共同提升科室的医疗服务水平。

我要把进修学习的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下个月,我将完成气管镜检查的全程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协助医生操作以及术后患者护理观察,着重提升在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与紧急情况应对方面的能力,确保能熟练且准确地配合各种常规及复杂病例的检查。